污染治理工程,对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噪声等污染源进行预防、整治和处理的工程。亦称“三废治理工程”。包括废水治理工程、废气治理工程、噪声治理工程等。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是环境工程学中的一个技术领域,其任务是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防治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以改善大气质量。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是以大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依据,对各种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采取的防治技术措施。大气中的污染物按物理性质可分为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无机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氟化物、硫化氢等)和**污染物(碳氢化合物等);按来源可分为燃烧过程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和非燃烧过程排出的大气污染物。
非燃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防治对合成、分解等化工生产过程和粉碎、运输、筛选等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防治,较根本的是改变生产工艺,采用无污染工艺和无污染装置。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多,主要有氯、氯化氢、氟、氟化氢、硫化氢、粉尘和恶臭物质等。其中,有害气体可用吸收法、吸附法和催化转化法治理,粉尘可采用除尘或集尘技术和装置去除。地面扬尘也是非燃烧过程的大气污染物,可采取扩大绿地等措施加以控制。
燃烧过程,排出的大气污染物防治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其防治技术主要是:
1、改变燃料组成和能源结构。如进行燃料脱硫,把煤变成气体和液体燃料,开发和利用地热、太阳能、风力、水力、潮汐能、氢能和生物能等无污染能源,以取代矿物燃料。
2、改进燃烧装置、燃烧技术和运转条件。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排出的污染物,无论数量和种类,都比完全燃烧排出的多。改进运转条件(如调节燃烧空气比,控制燃烧温度),改进燃烧方式(如采用沸腾燃烧、分段燃烧、排气循环燃烧、水或蒸汽喷射燃烧),改进燃烧装置(如采用新式炉排,增设导风器、蓄热花墙以及改进燃烧室的型式)等,可以减少烟尘和气态污染物的生成量。
3、发展集中供热和区域采暖。居民各家各户分散供热,同集中供热相比,使用相同数量的煤所产生的烟尘多1~2倍,飘尘多3~4倍。发展集中供热和区域采暖是消除煤烟污染大气的有效措施,而且可以提高热效率。
4、消烟除尘,防治污染。烟气含污染物种类多,应按所含污染物的化学、物理、物理化学性质,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烟气中的尘粒控制技术**械除尘、洗涤除尘、过滤除尘、静电除尘、声波除尘等方法。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治理采用吸收、吸附、膜分离技术和催化转化等方法。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烟气中较主要的有害气体,通常采用以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收剂或反应剂的干法,或者采用以液体为吸收剂或反应剂的湿法回收利用,此外,也可以采取催化转化法进行治理。
5、采用高烟囱和集合式烟囱排放。大气的污染程度同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的数量(源强)有关。在源强不变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与烟囱有效高度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增加烟囱的有效高度,是防治局部地区大气污染的措施之一。高烟囱一般高度为 200米左右。集合式烟囱是把几个(一般为2~4个)排烟装置排放的烟气集中到一个烟囱里排放。这样可以使排烟温度高达130~150℃,排烟速度达30~50米/秒,烟气呈环状上升,相当于增加了烟囱的有效高度,有利于发挥大气的扩散作用和自净能力。但是这种治理措施只是减轻了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进入大气圈中的污染物数量并未减少;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地区性或**性的大气污染。
水污染治理主要是针对由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原先就有的和没有的),进入水体后,**出了水体本身自净作用(就是江河湖海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消除外源性物质)所能承受的范围的污染水进行治理和管控。
水污染治理措施:一是落实水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环境质量每年做一次环境质量报告书,要向社会通报水环境质量,水源地,地表水水质状况,一方面**公众对水环境的知情权,自觉接受到公众的监督。
二、推进水污染治理市场化,以前水污染防治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注重社会资本进入市场,主要把它单纯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对待,管理市场,从规划,从投资建设到运行管理完全都是管制和操作,排斥了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进入这个领域,这是发展的趋势。
三、排污许可和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这个制度现在正在实行当中,在“十一五”期间这样的制度还有排放的量要有许可,总量在排污许可下得到规定,一个区域环境的量确定排放的总量,从总量控制和企业的排污许可这方面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制约。
四、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环境项目评价法,三同时制度。环评制度增加两个方面,一个是区域规划环评,不能只是对企业建设项目,对项目本身进行环评,要扩大到对区域,根据区域的总量,对生态环境的容量,对规划是不是合理来进行环评,同时要开展战略性的政策环评,遵照国家出台的环境政策进行评价。
五、省界河流水质考核制度,要落实责任,要对每个省的水质进行考核,水交到下游省,水是什么状况,要按照输出水质对进行考核,**过标准就是造成污染,对下游造成危害,就要进行赔付,要追究造成污染的企业和单位的责任,从而加强各级各个行政区域对水污染防治的责任。
六、目标责任制,要建立一个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制度,单纯用GDP考核的政绩,*单纯追求经济效果而忽视了环境,绿色GDP这区域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要打入到GDP里面,要扣除这部分才是真正的GDP,通过绿色GDP的考核体制建立,来保证水污染防治保护的责任。
七、循环经济措施,要在全国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建立一个节约性的和谐社会。
八、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要通过试点,探索这方面的经验,国家地域辽阔,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大,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但是它生态比较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比较大,而东部地区需要的能源和水源,都主要来自于西部地区,如果西部地区要保护的话,必然对经济发展做出牺牲,限制了它的发展,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应相对进行生态补偿,这样才能达到东西部共同发展的目标,实现平衡发展。
九、建立区域性的机构,对区域性的环境管理要建立污染受害者法律的援助机制,过去对环境造成损害要落实赔偿制度,完善经济方面的赔偿制度和法律法规。当一个企业和一个单位的行为,对他人或公众造成健康的损害和经济损害时候,要进行经济的赔偿,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和提高单位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